当孩子开始吵闹,出现影响到他人的行为时,第一步,绝对先告诉孩子“不可以”。现在很多的父母,很怕跟孩子说“不可以”,好像说了这句话,就不是明理的爸妈,反而先“同理”孩子。
要同理孩子,但这些话都在告诉孩子“不可以”之后。因为孩子需要知道,这样的行为必须停止,尤其是让人不悦或危险的动作,更是应该马上制止,例如:在马路上或餐厅里奔跑、踢椅子影响到其他人等等。
第二步,为什么不可以,把原因讲清楚。“不可以”后面,绝对要接着“为什么”,否则孩子只觉得是“被大人”制止,听话照做而已,却不知道是因为自己的行为,影响到其他人。
第三步,同样的话,看着孩子眼睛说三次,给他机会自动停止。
第四步,如果还是不能主动停止,就必须“被停止”。小一些的孩子,只要剥夺了他调皮的乐趣,就很足够。但大一些的孩子,可能就得带离现场沟通。
孩子需要自由跑跳的空间而孩子本来就需要奔跑,发泄能量。德国孩子可以愿意安静一会,是因为知道等会儿一定有机会,可以去跑去跳。